281頁


四 響徹寧安大地的口琴聲
對為了人民而戰的軍隊來說,沒有比受到人民的冷遇更悲倫、
更痛苦的車了。如果說我們遠征隊從越過右爺嶺時起就通到了這
種情況,恐怕讀者們會不大相信,甚至會反問,人民——真正的
情義的創造考、維護者和代表者——什麼時候不理睬或虧待過維
護他們的權益的革命軍隊籲’
我就只能用“有過”這句話來推翻這個常識了。
肥沃富饒的寧安是個米糧川,這是世人皆知的。然而.我們
遠征隊越過者爺嶺踏上北滿大地的初期,寧安人們卻連飯都不肯
給我們做。如果i立是因為他們窮,那還會引起我們的憐憫。可是.
他們因誤解祁不信任.就不分青紅皂白地排斥我們。這使習慣於
受人民支持和款待的我們,不能不感到驚疑了。這裏的人們老遠
看見穿雷鞋套、紮裹腿的遠征隊來,就說“高麗紅軍”來了,趕
忙把在外面的孩子和女人叫進屋去,大門上鎖,然後偷偷地觀察
我們的動靜。這種難堪的情景,嚴重地傷害了我們的自尊心。
有—·段時間,我們只好在露天做飯、睡覺,這在間島是根本
沒有體驗過的。每當我們訂了勝仗回來,東滿人們就成群結隊地
擁出來。敲鑼訂鼓.熱烈鼓掌,把一束束花送到我們胸前。有的
還給我們端熱水、送煮熟了的青玉米c有一次,馬村還用松妓紮
了彩門,祝賀軍人大捷。
但是.寧安的人們卻不肯和我們開誠相見。我們做過偵察,發
動過地下組織,可是根本聽不到此地居民的呼聲。北滿的現實比
我在東滿通過周保中和時常來往北滿的高寶貝所瞭解的還要冷酷
得多。
我們為了做政治工作,到襯裏去召集村民.可總是召集不起
來,連講時事都無法講。李成林曾為老爺嶺太險而發過牢騷。可



282頁


是這堵壁障比老爺嶺更險更陡呢。
有些隊員斷定寧安人本來就是這種‘冷血人”,可是我不這樣
想。各地民心稍有差別,這倒是事實,但是中國入和朝鮮人對來
客親切款待給予方便的好習慣在這個寧安也不會例外。
那麼,寧安人冷待遠征隊納原因在哪里呢?
據歷史記載.渤海國曾定都于寧安境內。這個歷史悠久的古
都,有個時期居民曾達到十萬人。土地肥沃.人們勁勞淳樸.忠
實厚道,講信義,主持正義,重視法度。這些都是文書肯定了的
風土人情。
渤海遷都.百姓四散後,在多少個世紀中人口不斷增減.世
代不斷交替,但是寧安人的美風良侶並沒有褪色f也沒有被琺汙,
而是一代一代地繼承下來了。
寧安人本來就冷淡刻薄,這種說法是不妥當的。
有些隊員甚至荒唐地說,寧安這個地方根本就不是搞共產主
義運動的地方。他們提出的論據,第一是寧安人思想水平低,不
能接受共產主義思想,第二是寧安縣土地多,耕種這些土地的農
民卻相對地少,所以在社會階級關係上不產生敵對矛盾,因而也
就不能產生階級鬥爭。
這種虛無主義的主張當即遭到了強烈的反擊。世界上哪有能
搞共產主義的地方相不能搞共產主義的地方之分呢?如果說有共
產主義進不去的地方,那麼,這種共產主義怎麼能爭取全世界呢?
又怎麼能實現《共產黨宣言》所宣告的’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
來”這一思想呢?
地大人少,所以不產生敵對矛盾,這也是不瞭解現實的膚淺
的判斷。若技這個說法,就要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了:人口密度大
的德國,比人口密度小的俄國,階級矛盾更尖銳.革命也就應先
取得勝利。這是一種詭辯。我們就這樣斷然否定了他們的論據。
要找寧安人民不理解共產主義思想、敵視共產主義者的原因,



283頁


首先就要從為反共而不揮手段的日本帝國主義的罪行中找。他們
看到共產主義運動在寧安大地上蓬勃發展、就在共產主義者fg人
民之間挑撥離間.進行了惡毒卑鄙的反共宣傳。在政治思想啟蒙
較緩慢的寧安,這種宣傳很容易滲透到居民中去。
可以說,使寧安地區產生反共情緒的責任,還在於專搞派別
鬥爭的朗鮮早期共產主義稈身上。在朝鮮.共產黨成立後,20佐
代中期就有火哩派人物在這裏搞個叫做朗鮮共產黨滿洲總同的冠
冕堂皇的機構.汀著共產左義這個神聖旗號,專門擴大自己一派
的勢力。他們向淳樸憨厚的民眾聲嘶力竭地喊什麼朝鮮獨立祁立
即實現社會主義,驅使民眾進行冒險的暴動和示威。
左傾的言論號召寧安人民舉行五·三。暴動。這一暴動的主
要鬥爭對象.在間19是日本的殖民地統治機構和中國人地主。在
寧安是韓族總聯合會等民族運動團體。但是.在縣城發起的示威,
—開始就迢到了殘酷的鎮壓。
1932年5月1日.共產主義考發起的示威遊行也只是招致了
在歇人面前暴露骨:F力旦,血染寧安市街的令人痛心的後果。由
十這些冒險的示威遊行。寧安地區的大批革命組織遭到破壞。以
五—節示威遊行為起點,寧安地區的共產主義運動就開始迅速衰
退了。党的領導9Z子只好停止武裝力量建設和遊擊區建設。分散
到弛校、東甯、汪請等地去丁。有些背棄革命的人還進丁寧安縣
城。
U本帝國主義和滿洲軍繁瘋妊的白色恐怖,殘酷地踐踏了人
們對共產主義的印象。
許多人在鬥爭帶來的監獄和死亡的恐怖面前絕望、發抖:革
命的終點站是死亡,摘共產主義運動也沒有用,這種虛無主義的
認識支配著他們。
朝鮮共嚴主義者未能深深地紮根於群眾中就宣佈寧安為不毛
之地而匆匆離開。中國共產主義者又到這個地方開始了重建工作。



284頁


可是他們也在群眾對革命的冷淡表情面前,不能不帳然若夫了。
可以說,部分朝鮮民族主義者也是在寧安地區散佈反共毒紊
的當事者。被庚中年大“討伐”嚇破了膽而流亡俄國的獨立軍殘
余勢力,在黑河事件。後回到寧安瘋狂地進行了反蘇反共宣傳。他
們誹謗共產主義和蘇聯,說什麼黑河慘案正是因為那些同蘇聯相
勾結的流亡的朗鮮共產主義考而發生的。民族主義者們甚至說,金
佐鎮之死也是共產主義者搗的鬼。這種宣傳歪曲了金佐鎮被殺害
的真相。然而,淳樸的人民卻把它情以為賓。
寧安地區的人們不只提防共產主義,還提防軍隊。凡是軍隊,
不管其所後和使命如何,他們都厭惡。因為所有那些軍隊都16在
老百姓的頭上白吃白花百姓的米和錢。日軍和偽滿軍自不必說,就
是標榜抗日救國的部分中國人反日部隊也搶奪人民的錢、糧食和
家畜。朝鮮民族主義者在寧安設置叫做新民府的行政機構也徵收
軍費和軍糧。加上那些動不動就把人抓去當人質的土匪又不時地
闖進來折蹈人。不得不乖乖地傳奉所有這些食客的老百性的心情。
該是怎樣的啊?
考慮到這種歷史根源.我們就不應責怪寧安人民冷酷無情了。
遠征隊得不到物質支援,並不是什麼問題t最大納苦衷是,我們
無法實現要在北滿人民中播下革命種子這一遠征的主要目的。如
果人民真的不同我們開誠相見、那麼,遠征隊要把北滿革命化的
道路就永被堵塞了。
要想把寧安人民引向革命的大道,那就不管在哪里,一定要
打開突破口。
我們在瞭解八道河于區黨委工作的過程中,通過區委書記金
百龍更深入地瞭解到寧安縣的實況。據金百龍說,在寧安境內,革
6月N自f1::1921年6與俄目接0的曰W66b669日6<自b6>N朗g獨
女S66h6N Mn666目s曰A*



285頁


命化搞得最好的,還是人道河子。
八道河子又名笑來地盤,寧安縣黨委和區黨委都設在這裏。笑
來地盤這個地名,取自曾在和龍縣一帶當過大驚教教主的金笑來
的名字。
我在吉林統文中學念書的時候,通過徐重錫第一次聽說有關
金笑來的事c他說,他曾在金笑來辦的和龍建元的學校教道書。金
笑來是那所學校的創辦者和校長,同徐一有密切的聯繫,同北路
軍政署和間島國民會的上層人物也有深交。他反日感情強烈*把
建元學校畢業生輸送到洪范固、金佐鎮等獨立軍猛將手下,以此
支援了救國運動。
獨立軍撤出北間島後,金笑來就到人道河於,買下地,安家
落戶當了地主,給金佐鎮的獨立軍提供了軍費。遊擊隊建立初期,
李光也從他那裏得到了兒支槍。
因為金笑來是大棕教教主,寧安地區的革命者曾一度沒有把
他當好人看待。有些不大懂歷史的人把大棕教誤認為是日本的宗
教。大棕教是崇拜我國建國神話中的桓因、桓雄、桓儉的純榨朝
鮮宗教。
金百龍說,八道河子山溝足有八十裏甚至一百里長。山溝裏
有很多分散的村子,朝鮮人在居民中所占的比重不小。八道河子
曾一度作為獨立軍的後方基地頗為興盛,到30年代便成丁寧安遊
擊隊的話動據點。
我抱著一線希望,向金百龍介紹的八道河子的一個村子派了
政治工作組.順便也瞭解一下敵情和居民的動態,這個政治工作
組裏有出色的宣傳鼓動能手。
可是,率領這個工作組到居民中去的五連政治指導員王大興
疲憊不堪地回到我面前。
“我們又失敗了。不管說了多麼好的話,他們都只當做耳邊風。
與其和寧安人交往,倒不如對牛彈琴了。”



286頁


他彙報後絕望地搖了搖頭。
金百龍在一旁聽著他的彙報,長歎了一口氣,好像寧安人慢
待東滿客人是自己的過錯似的:
“反正寧安人是有問題的。為了學習東滿的經驗,派過參觀團.
下了不少苦勸,可都無濟於事。參觀團回來後勉強辦T一所兒童
團學校,起韌有五十來個兒童上學,但不久就所剩無兒了。”
如果人民排斥維護和代表人民利益的革命者,那麼該怎樣理
解這樣的人呢?我生來第一次碰到這樣的難題,不能不深思。雖
說富爾河和五家子的革命比過程不是簡單的,但那些地方的人們
還不驚寧安人這樣冷漠無情。
在我們幾幹年悠久的民族史上.人民從未有過表現不好的時
候。敵從來沒有把人民分成好的人民和不好的人民。
在歷史上留下污點,愚弄歷史的是一小撮統治階級,而不是
人民。當然,在個別人當中有道叛徒和守時奴,有過騙子,也有
過野心家和道德敗壞的人。但那是認少效。
可以說代表整個世界的人民這個巨大集體
實地推動歷史的車輪。
歷史需要龜船“,人民就建造T龜船;需要金字塔.人民就建
築了金字塔。時代需要流血,人民就以血肉之軀毫不猶豫地迎著
死亡沖向了槍口。
問題在於沒有發現通往寧安人心靈的捷徑。
工大興率領的政治工作組也一定是做了慷慨激昂的號召性的
反日宣傳。
寧安人聽這樣的演說還少嗎?恐伯他們的耳鼓都聽出繭子來
了。獨立軍也好,救國軍也好,甚至土匪也好,他們都傲這種演
說。王大興的政治工作,難道還能成功嗎?



287頁


錯誤就在於他們不加思索地想教育人民。我們認什麼時候計
始把自己當做人民的老師,把人民看做自己的學生呢7共產主義
者的使命無疑是引導人民從無知的黑暗走向光明。但我們如果以
人民的老師自居,那豈不是太妄自尊大了鳴?
深入人民心靈的渠道苟好多條,但那個心靈接受的通行證只
有一個,那就是真誠。只有真誠,才能使我們的血液相人民的血
液融合在一個動脈裏。
如果我們不以真誠做人民的兒孫和兄弟姐妹到群眾中去,那
麼我們就將在寧安大地上永遠被人民唾棄。
據說.汪清兒童團演藝隊來寧安演出的時候,場場都是因滿
員。座無虛席。兒童團演藝隊和遊擊隊同是號召革命,人民為什
麼歡迎兒童團演藝隊、而排斥遊擊隊呢?
我問金百龍說:
“我們兒童因演藝隊來這兒演出的時候,你也看過演出嗎?”
“看過,那些孩子的演出真是盛況空前。”
金百龍說那時汪清兒童團演藝隊轟動了整個寧安。
“據說,演藝隊團無論到哪里演出場場都超滿員,這對不喜歡
共產黨宣傳的寧安人來說,豈不是翻天覆地的變化2你認為吸引
那麼多群眾的秘訣是什麼?”
“那些孩子很招人喜愛。他們先通過演出迷住丁寧安人,然後
笑盈盈地去感化人們。孩子們保對待親爹親娘一樣親近人們,就
是鐵石心腸的寧安人,也不能不軟下來。”
“那些小才子在汪清也大受歡迎啊。”
“不僅演藝隊節目演得好,孩子們更是深得人心。那些孩子的
品行,讓我泡五體投地。八道河子的清潔衛生,全由那些孩子包
下來了。他們大清早就起來,把整個襯子打掃得乾乾淨淨。白天,
他們還下地幫大人幹農活。”
金百龍對演藝隊員讚不絕口,我打心眼裏感到滿意。



288頁


“那些孩子年紀雖小,可很值事。”
“那些孩子持人又那麼親切……他們一看見大入,它遠就行兒
童團禮,跑過去纏住他們叫‘大爺’、‘大伯’、‘大叔’、6k哥’、
‘大姐’……反正對他們人人都賀不絕口啊。”
兒童團演藝隊所以能夠抓住北滿人的心,正是因為他們持人
真誠,情深意切。我們曾把斧子掉進豆滿江冰窟窿後為找斧子辛
苦了好半天,不也是對人民的真實情意和熱愛的表示嗎?當我們
表示真實情意的時候,人民從沒有拒絕這個真情或排斥過我們。
王大興政治工作組的失策,就是沒有對人民表示出真實情意。
他們光想到要實現北滿人民的革命化這個事務性目的,卻沒想到
向人民表示真情.做到親密無間。所以、北滿人民沒向我們敞開
心靈的大門,是不足為奇的。
先用講話來同北滿入接觸,就是個錯誤。先向人們交心建立
感情,然後用扣人心弦的歌聲加深這一感情一一汪清兒童團演藝
隊的這種活動、對我們有多麼大的教益呀2
首先,我決心要改變政治工作的形式,便同指揮員們討論了
政治工作方法。然後,我讓各連隊政治指導員把會吹口琴的人全
都叫來。他們都集合到指揮部之後,我讓他們每個人挨個吹哦試
試。
從延吉連隊來的洪範,吹得特別動聽,能讓聽眾不由得聳動
起肩膀跳起舞來。他吹口琴有時還吹出類似手風琴合奏的音響。汪
清五連的同志們口琴吹得也極不錯,可跟他相比,簡直是小巫見
大巫了。
洪范從小學時代就開始吹口琴。有一天,有位常客到他家來
串門,臨走時競落下一隻口琴未帶回去。後來物主不再來了,這
只口琴自然就成了他喜愛的物品。吹了幾年,他的技巧炳熟了,可
是口琴的鍍層剝落,已成半舊品。幸虧音還沒變。
在對頭拉子做遠征準備的時候,我看到他的口琴,心思給他



289頁


弄一隻新的,可是總沒有機會,直到因上北滿遠征時也沒能實現
這個願望。
間島地區的遊擊隊員和人民中,有不少人熟知洪範的經歷。他
不過是個普通隊員,他的經歷成為人們關心的話題,在東滿廣為
人知,就是因為他的獨特的口琴吹奏技巧。
口琴吹奏家無論在哪里,都受到戰友們的愛護。
洪範的老家是咸鏡北道鍾城。他小時跟著父母旗江來到間島
地區,很早就參加了革命運動。他曾在赤衛隊參加過破壞敦圖線
鐵路敷設工程的群眾鬥爭。海蘭溝遊擊區解散後,他背著裝有口
琴的背囊迂到王隅溝.參加了遊擊隊。
我交給工大興一項任務,叫他帶著口琴重奏團到上次他們失
敗而歸的那個材子去重新訂動人民的心。然後,我托金百龍去發
動地下組織把口琴盡數收買。
這天,我為了寫分發結群眾的宣傳稿
處。
我正在同書記處的同志們談話的時候
裏去的王大興喜形於色地跑到我面前說:
“隊長1成功了。那些冷漠得像木樁子一樣的人們,到底向我
們敞開胸懷了。”
王大興有個持點.先彙報結果,然後條理分明地講工作經過。
口零星奏團使那些對革命軍不肯交心、冷眼相待猶如木石般
的人們轉變了心。他們的這一活動經過很有啟發作用。
重奏團的活動是從在村中央一家院子裏打掃積雷開始的。較
寬敞的院子裏放了哨,演酌第一個節目就是由洪范和一個隊員表
演的口琴二重奏。重奏團的其餘成員和著口琴跳起了舞。這樣一
來,麼附近胡同裏打陀螺的兩三個孩子跑到籬笆跟前來看熱鬧。在
別的胡同裏玩耍的孩子們也提著褲腰帶跑過來了。
二重奏正在奏《總動員歌》,這時趕快改奏(JL童歌》和《來



290頁


到什麼地方》G孩子們對洪範輕快的口琴聲著了迷.柏著手跟著唱
起來,有些孩子滿材跑著大聲喊.間島來的“寓麗紅軍”跳舞了*
聽到喊聲的大人們雙手插在袖u裏遠遠地觀看革命軍的娛樂會。
有些大人還走近娛樂場打星著“高麗紅軍”的“藝人”。
觀眾增加到四五十人的時候,重奏團就吹奏起qp4裏郎》。就
是這個《阿裏郎》終於把全村人都引出來了。觀眾增加到一百人,
二百人,又增加到三百人。
這時,高寶貝出場唱了《平安道愁心歌》。數百名村民聽這淒
涼的曲調,受到感染.把娛樂場團團圍任,側耳傾聽“高麗紅
軍”的演唱。
高寶貝沒把歌唱完、就停下來,用稍有新派戲味道的腔調開
始講話:
“鄉親們,請問你們老家都是什麼地方阿?帽,你是慶湖b道,
還是成鏡南道。江原道、好,好,當然也有平安道的丁。諳不要
問我的老家了。我這可是不賣弄什麼.我不知道我老家是什麼地
方。我只知道是朝鮮的某個海濱。小時候由父母背著渡過了江,渡
過的到底是豆滿江還是鴨綠江,這我也無從知道。對.對,我本
來就是這麼個糊塗蛋……”
人們醉心于高寶貝的口才
語,交談感想。
高寶貝把他來到間島後惕落葉似地到處漂泊的經歷和參加遊
擊隊痛殲日本鬼子的幾個場面像講故事一樣繪聲繪色地講了一
陣.然後就橡換唱片一樣,講起丁革命道理。
“鄉親們,我們大家一致的願望是什麼呢?那就是回到祖國去。
要回祖國嗎,日本鬼子卻擋住了我們的去路。難道我們能讓這些
鬼子任其跋啟嗎?我可忍不住了.所以才拿起槍當了遊擊隊員、我
們來寧安就是要把日本鬼子斬盡殺絕。聽說.北滿的日軍更是蠻
橫暴庚。”



291頁


高災貝講到這兒、他頭上突然出現2,日本軍帽。原來.他是
把別在腰間的日本軍帽一眨眼工夫城在頭上F。
接著,他險上“長”了鬍子,戴上Z,眼鏡。人們一下;f—就舌
出他化裝的是個日本軍官。
高寶貝做完這種喜劇性的汀扮後.伸了個憫腰。打了個呵欠.
背著手,翹起1:巴須,很滑稽地抽搐著臉亡的肌肉,統娛樂場轉
了兩圖。他惟妙惟肖地表演了日軍軍官睡醒後在兵營院子裏散步
的模樣。
觀眾起初小聲地笑,後來就捧腹大笑起來。
笑聲剛停.高寶貝又在觀眾前轉了一圈,走到老大娘面前就
學老太婆的笑聲,走到考大爺面前就學者大爺的笑聲、到年輕女
人面前就學新媳婦的笑聲,這樣學著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笑聲.
逗得觀眾笑得前俯後仰,都笑出淚來了。
u琴至旁團就是這樣把村裏的空氣搞得暖融融之後.再次做
了抗日宣傳,號召他們支援革命軍。
門琴裏奏團到前一天政治]:作組失敗的襯子去取得如此驚人
的成績*完全是完他們的宣傳工作的通俗性祁真實性。
我們友這一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群眾,用多種多佯的
形式祁方法,逐漸實現了寧安縣幾十個襯子的革命化。曾把來自
東滿的。高麗紅軍”和寧安人民分隔開的壁障終於被拆除了。凡
是“高麗紅軍”所經過的地方,黨的隊伍得到壯大,共育同盟、婦
女會、兒童團等革命組織也迅速擴大了。
向共產主義者敞開了胸懷的人民。把支援革命軍當做最大的
光榮。 ·
在這些人民的隊伍中有天橋嶺木材所的金老人、大激子的趙
宅周老人、厭糧河的中國老大娘孟成福、南湖頭的李老人等無數
難地的人。
盂大娘曾同陽理一起被日警逮捕遭到嚴刑拷訂,但她還是經



292頁


常給我們遠征隊提供有關敵人動態的重要情報。
南湖頭的李老人是敵人黑名單上納入,經常受故人嚴密監視。
教人以他支援遊擊隊為理由,放火燒毀丁他的八間房子。有一次
他被憲兵隊抓去挨了幾十大板。李老人儘管受到這種淩侮,還是
常常到革命軍的宿營地來送口糧和鞋。
有一次我問他:
“老大爺,您不害怕嗎?”
老人回答道:
“害怕呀。我給革命軍送東西的事一旦被捐露出來,甭說我那
三個兒子,我們全家都要遭滅族之禍。可有什麼法子呢。革命軍
為光復祖國,睡不好,吃不飽,受盡苦難,我們怎麼能只顧個人
安危,袖手旁觀呢。”
在北病人民的心裏也珍藏著熱愛祖國、擁護正義的火種。
這一火種的熱度,同東滿人民沒有絲毫的差別,只是包皮加
倍厚.門檻高得多罷T。
人民對同情自己、理解自己的人,不管他是誰,都毫不猶豫
地敞開心靈約大門,以火一樣的熱情緊緊擁抱他。但是,對於從
來不把人民看成是養育了自己的土壤的忘思負義者,對於認為人
民有義務服侍自己、自己則有權享受這種服侍的傲慢的人,對於
認為人民是可以任意擺佈的官僚,對於認為人民是隨時都可以擠
出奶的奶牛的剝削者.對於口口聲聲說熱愛人民,而對人民的疾
苦卻熟視無睹的空談家和偽善吉、二流子、騙子,人民是毫不留
情地緊鎖著心靈大門的。
現在我身邊已經沒有留下一個可以同我一起回憶第一次北滿
遠征的戰友了。一百“七十多名遠征隊員中,沒有多少人活著回到
光復了的祖國。我記得,汪清連的隊員中只有吳俊玉印延沼壽回
到了祖國。
我們到寧安的時候,薑健還是兒童團員。論年齡,他現在也



293頁


該活著繼續幹革命。但是,他在偉大祖國解放戰爭爆發那一年的
韌秋,在最前線灑牲了。當時,他是朝鮮人民軍總參謀長。
高寶貝後來在周保中指揮的第五軍任團政委。有的說他在戰
場上犧牲了,有的又說他到了蘇聯,在那裏去世,究競如何,我
無從知道。他是有才華的樂觀派、總是用說不完的恢諧語言和滑
稽動作,使整個間島大地充滿歡笑。我接到他去世朗應耗.根本
沒有相信、這樣的樂觀派會死去,是不可想像的‘
相高寶貝一起帶頭開闢了北滿遠征隊通路的口琴重奏團成
員,一多半人員應周保中的要求留在北滿,有的在歸途中陣亡。其
余人員後來的命運怎麼樣丁呢?我無法知道。現在連他們的名字
都記不清了。
第一次北滿遠征已過了近半個世紀的某一天,我接到了有個
參加過那次遠征的人住在乎壤的喜訊。我看了有關部門幹部送上
來的照片,原來他是口琴重奏團的第一把手洪范,
他的眼圈深深刻印著在北滿狂風大雪中經歷的幹辛萬苦的痕
跡。由於歲月的惡作劇,他的容貌變得認不出來。但他的橡蒼統
一樣的長脖子這一特徵,還令人欣慰地保持著原來的樣子。
這個人真的是那個曾為北滿眾人熱愛的出色的口琴手洪範
嗎?這個無比寶貴的人,作為第一次北滿遠征的參加者和見證人
——直生活在我們近處,卻為什麼到現在才表明自己的存在呢?
我托有關部門幹部瞭解了其中的緣由。
洪範直到那時沒來找我,是因為他過於淳樸、謙虛。
“我雖然參加過抗日革命,可是沒有建立什麼值得驕傲的功
績。若說我有值得自豪的事,那也只是我陪領袖參加過北滿遠征
這件事。而且,認北滿回來後,我在三道灣的山溝裏思了斑疹傷
寒,連遊擊區巳解散都不知道,因為找不到部隊,只好回家鄉下。
如果我說出我參加過抗日戰爭,那麼黨就會把我當做無價之寶、給
以無微不至的關懷。我是不願意給党增加這種負擔的。”



294頁


這就是抗日老戰士洪范在人生暮年說的話。
細4他巳七十高齡、在戰勝派出所當守門員。他的住房也是
簡陋的單間房。在50年代、60年代出生納新一代演奏家搬到三四
間一套的新居的時候,這位在抗日征途上受盡種種苦難的遊擊隊
日琴手卻滿足於那所單間房。洪範不希望得到特殊照顧和特殊待
遇。
參加道抗日戰爭的我們的同志們都是這樣的人。
據彙報.洪範一直珍藏著我在寧安給他買的口琴。我們的革
命文物部門工作人員到他家去採訪時,洪範用那只口琴改奏了他
在北滿遠征時吹過的革命歌語歌曲,吹得可神了。
後來.他搬到黨分配給他的光復大街新公寓,在那裏去世。
經受過北滿遠征和艱難行軍那樣的艱苦考驗的抗日戰士們,
回到解放的祖國之後,仍相我們一起克服了種種困難。
少時苦,金不換,我們祖先的這句名言,向我們啟示了多麼
深刻而有力的生活真理籲。苦難和考驗是萬福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