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與背叛

    最近,各家報紙重新刊登抗日遊擊隊員的回憶錄,這是件很好的事情。

    每篇抗日遊擊隊員回憶錄都具有很大的教育意義,它是我們党寶貴的精神財富。

    《必勝的信念》這篇回憶錄多好啊。60年代,我國人民就愛讀這篇回憶錄。抗日遊擊隊員回憶錄在戰後恢復國民經濟,實現工業化時,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

    形勢越複雜,革命鬥爭越艱苦,就越要多讀些像《必勝的信念》這樣的回憶錄。這是因為形勢複雜,革命鬥爭艱苦,就會容易產生動搖分子。

    當革命面臨著像艱難的行軍那樣的考驗時,在革命信念薄弱的人當中就開始出現了掉隊的人、逃兵甚至投降分子。

    在蘇聯和日本簽訂了中立條約時,我們隊伍中便出現了動搖分子和逃兵。回憶錄《必勝的信念》談到的池甲龍就是其中之一。

    蘇日中立條約是在1941年4月簽訂的,也就是我率領一支小分隊進行活動的時候。日本外務相松岡結束了對德國的訪問,於回國途中到莫斯科簽訂了這個條約。其影響波及到了人民革命軍。

    這個條約的主要內容是:締約雙方維持和平關係;尊重領土完整和互不侵犯;在一方和第三國之間發生糾紛時,另一方嚴守中立。

    這個條約並沒有涉及朝鮮問題,朝鮮人根本無須為此大驚小怪。然而,有不少朝鮮革命者聽到蘇日兩國簽訂中立條約的消息,就感到大失所望。他們一直把蘇聯看做最可靠的盟國,現在蘇聯同敵國日本攜起手來了,就認為大廈將倒了。他們絕望地說,互相尊重領土完整,維持和平關係,這豈不是意味著蘇聯不和日本打仗了嗎?

    這種看法致使隊伍中產生了悲觀主義、失敗主義甚至投降主義的思想。

    蘇日中立條約締結以後,日本人對它大加宣揚。他們把史達林和松岡會晤的照片醒目地刊登在報紙上。這幅照片大大震動了動搖分子。

    因為鄰國簽訂了某種條約,朝鮮共產主義者就應改變對待革命的根本立場嗎?難道我們是仰仗某一大國的力量踏上革命征途的嗎?我們不是仰仗別人的支援,而是按照自己的信念開始革命的。開始進行武裝鬥爭以後,我們從沒有向鄰國伸手要過一枚手榴彈。我們依靠我國人民的力量,自己解決一切問題,進行了武裝鬥爭和党的建設,開展了統一戰線運動。

    在此過程中,我們和中國人民一起進行了共同鬥爭還同蘇聯人民建立了聯合戰線。有同盟者更好,沒有同盟者也照樣堅持革命,這就是我們一貫的立場。所以,從開始進行武裝鬥爭之日起,就對軍隊和人民進行了自主精神的教育,使他們用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武裝自己。我經常對他們強調,只有堅持自主精神才能生存下去,依賴外來勢力就會淪為奴隸;只有堅持自力更生,才能昌盛富強,否則,就既不能光復祖國,也不能建設新國家。

    可是,有些指揮員不是努力用自求解放、自力更生的精神教育戰士,而是片面地強調蘇日矛盾和蘇聯的強大,致使池甲龍這種人的頭腦沾染了事大主義思想,認為只有蘇聯對日本宣戰,才能出現解放朝鮮的決定性局面;只有得到大國蘇聯的援助,才能打敗日本。

    日本外務相到莫斯科簽訂日蘇中立條約,只不過是一出騙人把戲。當時,日本人一直窺視北進的機會。北進就是侵略蘇聯。日本和德國秘密承諾,在侵略蘇聯時,互相合作,還擬定了瓜分方案:把廣闊的蘇聯領土以烏拉爾為界,西部歸德國所有,東部歸日本所有。然而,對日本來說,因為國力薄弱,侵略蘇聯的條件尚不具備。這樣,南進論就占了上風。日本的如意算盤是:先佔領東南亞,儲備大量戰略物資,等到希特勒德國重創了蘇聯,再開始進攻遠東,一口氣吞併烏拉爾以東。換句俗語說,要等到柿子熟了,再摘下來吃。日本同蘇聯簽訂的中立條約,只不過是按這個計畫表演的一出騙人把戲。

    中立條約簽訂兩個月後,德國發動了侵蘇戰爭,日本就隨即下令舉行“關東軍特別演習”。這無異于對蘇宣戰的預令。舉行這個演習時,部署在蘇滿邊境的關東軍兵力增加到兩倍,可見日本人居心何在了。當時,日蘇中立條約把戲的主角松岡本身比誰都積極主張立即發動侵蘇戰爭。只從這一事實就足以看出日本統治集團是多麼狡猾和厚顏無恥。

    那麼,蘇聯對日本的這種騙局是蒙在鼓裏的嗎?蘇聯對日本的策略也是十分清楚的。然而,日本主動要求維持和平關係,尊重領土完整,這使一直警惕日本和德國會從東西兩側夾擊的蘇聯感到慶倖。當時,德軍正集結在蘇聯西部邊境一帶,蘇聯面臨著希特勒德國隨時發動侵略戰爭的嚴重局勢。在這種局勢下,一直虎視眈眈窺視西伯利亞的日本突然標榜中立,這使蘇聯有可能暫時免受東西兩頭夾擊的危難。

    日本外務相松岡離開莫斯科時,史達林到車站送行,只從這一事實。也能看出蘇聯領導人面臨蘇德戰爭的心理狀態。

    可見,認為蘇聯簽訂中立條約之後就成了日本友邦的看法,是多麼的愚蠢。

    形勢越緊張,就越要對它做出正確的分析和判斷。如果只看現象不看本質,就會犯不可挽回的錯誤。池甲龍的事例就說明了這一點。

    池甲龍逃跑事件亦稱王八脖子事件。

    這個事件發生在1941年春,也就是我率領一支小分隊在安圖一帶進行活動的時候,當時,我們以寒蔥溝為基地,領導各地小分隊和小組的活動。我們進行小分隊活動最感到困難的是人民群眾都被迫居住在集團部落裏,要和他們取得聯繫是十分困難的。

    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在獵人、燒炭人和采藥人的幫助下,同群眾取得聯繫。

    當時,獵人們從早春到晚秋,利用陷阱捕鹿。陷阱的做法是:挖深坑,在坑底立數支紮槍,坑上橫放細長容易踩折的樹枝,再用狗尾草覆蓋,上面撒鹽。鹿為了吃鹽踏上狗尾草,就落入陷阱被槍刺死。

    做好獵人的工作,就能同地下組織取得聯繫,也能偵察敵情。我們將小分隊再分為好幾個小組,派往各地執行任務。池甲龍和金鳳祿被派到安圖縣王八脖子去了。他們的任務是一面搞地方工作,一面搞糧食工作。

    被派到各地去活動的小組負責人,按照司令部的命令每隔五天作一次工作彙報。然而,不知為什麼,池甲龍他們小組卻杳無音信。這是一件非常事故。需要派一個認真負責的人去瞭解情況。正當司令部愁著無人前去的時候,柳京守小組回到了司令部。金益顯和名叫徐寶仁的中國人屬於這個小組。他們三個本來都是體魄健壯的人,可現在卻瘦得皮包骨頭。

    他們斷了糧,一直挨著餓,加上富爾河發洪水,又繞了加倍遠的路,胃痙攣還不時發作,吃盡了種種苦頭。經過大蒲柴河時又遇到裝成農民的琉球移民武裝集團的追擊,好不容易甩掉他們才回來。

    我聽了有關琉球移民武裝集團的報告,更認清了日本帝國主義的陰險狡猾。

    柳京守和金益顯說,那個武裝集團有一百來人。起先,柳京守看到一夥農民在播種,就打算跟他們要一點糧食。於是,他們三人隱蔽在路邊等待機會,這時有一個人來到了地頭。他們就對他說,我們是抗日遊擊隊員,托你辦一件事,替我們買些糧食。可是,這個農民聽不懂他們的話。說朝鮮話不通,說中國話也不通。他們以為他是啞巴,便用手勢表達意思,他這才明白了。他點頭答應了,就往地裏走去,沒走幾步,突然哇啦哇啦大聲喊了什麼。這一下,在地裏的一大幫人一哄而散,跑到石堆和草叢拿起槍,就向柳京守他們三個人射擊,還嗷嗷喊著撲過來。他們還有兩挺機槍。原來他們都是假扮農民的日寇武裝集團。

    這的確是好危險的陷阱。

    我們的同志跑了五裏多路,才好不容易甩掉了那幫敵人。他們三人都累得連眼睛都睜不開了。幸虧發現剛播種的土豆地,挖出一小盆土豆芽煮著吃。然後,將五十元作為買土豆錢包在油紙裏面,系在一條木棍上,立在地頭,好讓主人來取。

    當時,五十元能買一頭牛,他們吃了一臉盆土豆芽竟付了五十元錢。

    同用機槍武裝起來的琉球移民集團遭遇的事,真實地說明了這個時期小分隊活動是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進行的。

    敵人為了瓦解革命隊伍,使用了種種手段和辦法。

    金益顯儘管精疲力竭,但他一聽說需要去瞭解池甲龍小組的情況,就自告奮勇地要求去執行這個任務。

    第二天,我把金益顯派到王八脖子去了。

    金益顯在瞭解池甲龍小組活動情況的過程中,發現小組負責人有失敗主義情緒,根本不執行司令部交給的任務。池甲龍無所事事,每天從早到晚登上山頂,望著村子發呆。

    金鳳祿倒在草棚裏起不來。他說,斷了糧,餓了四天,沒有完成任務又沒有力氣,無法把情況報告司令部。

    池甲龍回到草棚來了,金益顯就對他說,到這裏執行任務快有十天了,還不向司令部報告情況,就這麼待著怎麼行。今天晚上就去找獵人,著手工作吧。

    池甲龍卻說,現在敵人警戒森嚴,不好行動,要等待時機。金益顯無論怎樣說,池甲龍就是不聽。

    第二天大清早,池甲龍趁金益顯和金鳳祿洗臉去的機會,把他們的槍都收了起來,等他們回來後,說:

    我跟隨武裝隊伍快十年了,在這十年裏,我忍受了種種苦難,心裏想,終有一天會苦盡甘來,朝鮮會獨立,可是今天,這個宿願成了泡影。你們也知道,蘇日兩國簽訂了中立條約。我一直相信蘇聯和日本之間有長期形成的敵對矛盾,不久定會發生蘇日戰爭。這場戰爭一旦爆發,我們就同蘇聯軍隊聯合起來擊潰日軍,解放祖國。然而現在,連這個也沒有指望了。我再不能幹這種毫無希望的事了。再則,疾病纏身,沒辦法了。我要回家。

    金益顯就問他這是真心話嗎?

    池甲龍回答說,當然是真的。這是我苦苦地想了好幾天才決定的。你們願意走就一同走吧。

    金鳳祿氣得掉著淚斥責道,要走就你一個人走吧。就是死我也要死在司令官同志的身邊。革命的前途暗淡就背叛司令官同志,你有良心嗎?

    池甲龍說,信不信由你們,我離開部隊,決不會像林水山那樣做可恥的事情。無論到哪里去我都要活得像個人樣。

    金益顯呵斥道:儘管革命前途暗淡,但我們絕不能背叛司令官同志,跟上你走。革命順利時你跟著司令官走,革命艱難時你就背叛,這哪是做人的道理呢!你說無論到哪里去都活得像個人樣,你下山去看著吧,不管你多麼願意活得像個人樣,但辦不到!你放下槍,就變成不如一塊碎石的可憐蟲。難道你不知道林水山、崔容斌和金白山的下場嗎?千萬不要投到敵人那邊去。最後,金益顯要求他還給他們的槍。

    池甲龍說:決心已定了,我要安全下山,不能把槍還給你們。我把槍掛在離草棚不遠的橋底下,你們來取吧。

    他離開草棚以後,金鳳祿到橋下取來了他們的兩支槍。

    池甲龍逃走以後,金益顯和金鳳祿前往聯絡地點。他們因為一連幾天粒米不進,路上又遭遇敵人,未能在預定時間到達聯絡地點,所以,沒有見到我們派去的聯絡員。我們遊擊隊有規定:派出小分隊做地方工作時,指揮部就轉移到別的地方去,另派聯絡員在原地與小分隊取得聯繫。

    兩個隊員沒有碰上聯絡員,但他們不離開聯絡地點,靠煮野草充饑,等待與司令部恢復聯繫。將野草放進臉盆,再放少許食鹽煮熟,就泡出草汁。他們靠喝這種草汁度日。有一次,他們撿回幾個月前扔掉的牛骨頭來煮湯,湯裏漂浮著白米粒般的東西,一看不是白米,而是骨頭裏生的蛆。他們喝了這種湯,就暈倒了。

    幾天後,他們快要餓死了,從升過篝火的地方撿來一塊炭,在剝皮的樹幹上寫“池甲龍逃跑,金益顯和金鳳祿在此餓死”字樣,肩挨肩躺在草叢裏。如果我們沒有派全文燮去聯絡地點,他們兩個就肯定死在那裏了。

    全文燮看到他們寫的字樣,就跑遍整座山,焦急地喊他們的名字。可是,他們沒有力氣,無法回答。全文燮好不容易才聽到微弱的呻吟,這才找到了他們。

    全文燮千辛萬苦帶他們回到了司令部,最後,連他自己也精疲力竭,邁不開步子,可他使出了吃奶的力氣,終於把他們帶到了司令部。他們吃了一點米湯,才從昏迷中蘇醒過來。

    這就是王八脖子事件。

    這個事件,給了我們以深刻的教訓。

    這深刻的教訓是什麼呢?那就是必須加強思想教育,以使指戰員克服事大主義,相信自己的力量。

    池甲龍的逃跑,一方面是因為他喪失了革命勝利的信心,一方面是由於事大主義作祟。這是什麼樣的事大主義呢?是對蘇聯的事大主義。有些指揮員給隊員們灌輸對蘇聯的幻想,說,蘇聯和日本有矛盾,因此早晚會打起來,而且日本將會被打敗。這樣的教育導致了逃跑事件的發生。

    在我們部分隊員當中存在著對蘇聯的事大主義,這是事實。在強國周邊必然會有妄圖追隨它或把它偶像化的人。他們看到史達林和松岡會晤的照片,就以為革命沒有前途了,甚至想到了逃跑。

    我們為了防止再度發生這類逃跑事件,提出了“要用我們自己的力量完成朝鮮革命”的口號,積極地開展了克服事大主義的鬥爭。

    我們從王八脖子事件得到的又一個嚴重教訓是,革命者的生命在於信念,信念破滅,革命者的生命就會完結。

    池甲龍之所以逃跑,是因為他喪失了革命必勝的信念;金益顯和金鳳祿之所以堅持回到司令部,是因為他們對革命抱著必勝的信念,就是用草汁充饑,甚至躺在草叢中等著餓死的時刻,也沒有放棄革命必勝的信念。

    信念是革命者的生命。

    革命必勝的信念是怎樣產生的呢?這種信念來自相信自己的力量。革命者只有信賴自己的領袖,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集體的力量,相信本國人民的力量,相信自己黨的力量,才能有堅定的信念。

    凡是參加革命的人都有一定的信念。問題是能不能堅持這個信念,這就要看磨練程度了。沒有經過艱苦磨練的信念,就經不住考驗,容易變質、磨練信念的手段就是過好組織思想生活,在革命實踐中加強政治思想鍛煉。

    有些人認為參加革命時間長,信念就自然堅定。其實,信念堅定與否並不取決於參加革命的時間長短。即使參加革命早,如果不認真加強自我修養,在信念上也會成為弱者;即使參加革命晚,只要認真加強自我修養,也能成為信念的強者。

    就革命資歷來說,池甲龍可以說是金益顯和金鳳祿的長輩。他參加遊擊隊有十來年。而金益顯參加人民革命軍才有四年,金鳳祿則只有兩年,無異于新隊員。

    可是,變節的是誰呢?是遊擊隊經歷長的池甲龍,堅守革命節操的卻是金益顯和金鳳祿。這說明即使是革命資歷深或鬥爭功勞多的人,如果信念薄弱,也會蛻化變質。

    池甲龍在建軍初期參加遊擊隊,立過功,還提升為連長。可是,遇到嚴酷考驗,就動搖起來了。起初,他說肚子不舒服,工作不出力。考慮到他身體不大好,我們給了他特殊的照顧,女隊員們還給他做了腹帶。可是,他卻經不住考驗,終於逃跑了。

    具有信念的時候,他仗也打得好;失去了信念,他就變成了逃兵,連情義都拋棄了。

    林水山也並不是因為革命資歷淺而叛變的。就革命資歷而言,他可以說是老資格。1933年在八道溝當工人的朴成哲,去藏財村參加遊擊隊的時候,林水山已經是延吉遊擊隊第二連的政治指導員了。他大聲呵斥朴成哲,說,沒有組織的介紹不收,快回去。

    林水山參加遊擊隊以前念過中學,還當過教師。他七尺之軀,比金一還要高。他儀錶堂堂,見多識廣,善於辭令,所以,戰友們對他有好感。

    然而,日久天長,他原形畢露,引起了隊員的議論,都說,林水山話倒說得很漂亮,但作戰卻膽小如鼠。

    1938年春,我們一個月打了兩次六道溝戰鬥。為什麼呢?

    頭一次戰鬥是由林水山指揮的,他把能打贏的仗打輸了。

    六道溝是擁有一千多戶的大鎮。林水山聽說鎮裏沒有多少敵人,立即率領團隊進攻。可是,打進鎮裏,卻遇到了大股敵人。原來,我軍偵察組撤離以後,鎮裏又來了新的部隊。

    當我軍部隊打進鎮裏時,敵人正在擺宴大吃大喝,警戒鬆懈。所以,完全能夠消滅他們。可是,林水山知道敵軍在數量上佔優勢,就嚇破了膽,命令部隊撤退。這就使我軍從主動轉入了被動。

    隊員們惶惑不解地停止了戰鬥,敵人趁機收拾混亂,轉入反攻,用機槍射擊我軍。這樣,我軍部隊毫無收穫地撤出了六道溝。

    這次戰鬥以後,敵人氣焰囂張,大吹大擂,說他們擊退了遊擊隊的進攻。人民群眾聽到敵人的宣傳,灰心喪氣。由於林水山的錯誤,頭一次六道溝戰鬥使人民革命軍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受到了影響。

    正因為這樣,我再次組織了六道溝戰鬥。我率領部隊打進六道溝,一舉拿下了這座城鎮。從此,敵人再也不敢囂張了。

    我們召開指揮員會議,對林水山的錯誤進行了批評。從思想上看,是膽怯使他犯了這種錯誤。

    林水山受到了批評,仍不想悔改。在艱難的行軍時,他不執行司令部交給的任務,蹲在後方密營過安逸的生活。在北大頂子會議上,因他仍不改正錯誤,我們再次對他進行了批評教育。有的同志還建議撤銷他的參謀長職務。

    但是,我再一次給了他改正錯誤的機會。誰料林水山居然以叛變革命回報了我們對他的信任。武裝鬥爭的長期性使他感到厭倦,加上“野副討伐隊”大規模的出現,使他惶惶不可終日,趁在東牌子密營執行單獨任務的機會,他叛變投敵了。他不是一個人投敵,而是勾通敵人,事先讓“討伐隊”在密營周圍打埋伏,逮走了我們許多戰友。這一時期有許多同志被捕,都是因為他做了叛徒。

    ……

    林水山是一個墮落分子。所謂墮落分子,是思想上蛻化變質的人。這種人留在隊伍裏,不僅沒有好處,反而會有危害。

    ……

    儘管林水山投降,出賣司令部的機密,帶著“討伐隊”猖獗地攻擊我們人民革命軍,使我們遭受了一定的損失,但是,我們人民革命軍沒有削弱,更沒有崩潰。他叛變以後,我們的隊伍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我國革命保持自己的純潔性,朝著最後勝利不斷地闊步前進。

    戰後,我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時期也出現過叛徒。崔昌益、尹公欽和李弼圭等宗派分子進行陰謀活動,妄圖在我國人民前進道路上設置障礙。當他們看到自己的宗派陰謀不能得逞時,就選擇了背叛党和祖國的道路。他們被清除以後,我國革命就掀起了新的高潮,迎來了千里馬時代。從此,世界人民稱頌我國為千里馬朝鮮。

    在民族運動隊伍中也出現過叛徒。

    崔南善就是其中之一。舉世皆知,三一人民起義時,崔南善參與了獨立宣言的起草工作。我曾閱讀過他寫的白頭山紀行,字裏行間充滿著愛國精神。

    可是,以愛國志士著稱的他卻擯棄良心和信念,做了叛徒。抗日武裝鬥爭經受著最嚴重考驗的40年代初,他居然寫出針對我的勸降書,用飛機到處散發。

    ……

    朝鮮人民革命軍部隊裏曾有過一個五十開外的醫生,綽號“忠清道大夫”,本名柳漢鍾。他在我們部隊一連幾個月隨同我們到各地去治療傷員。他是忠誠老實的人。

    柳漢鍾的醫療器械只有幾根金針和一把手術刀,可他什麼外傷都能治好。他是妙手回春的神醫,治療傷病員他又那樣的誠心誠意,所以,隊員們都喜歡他,尊敬他。我也尊敬他,愛護他。他常常露宿,我特意給他弄來了一張熊皮。每當打一場城市攻堅戰時,我就指示隊員們多繳獲一些藥品和醫療器械給柳漢鍾。

    1940年1月初,我們考慮到柳漢鍾身體不好,讓他下山回家。他這麼大的年紀跟隨遊擊隊,很不容易,沒有高度覺悟是做不到的。

    然而,過了三個月他又找我們來了。

    他含著眼淚對我說:

    “這幾個月,我吃著老伴做的飯,過著安閒的日子。可是,吃得不舒服,老覺得咽不下去。蹲在家裏苟且偷安,有什麼意義呢?”

    這是多麼崇高的思想啊!不具有純潔無瑕的良心,是絕不能達到這樣崇高的思想境界的。

    可是,他的健康狀況很不好,不可能繼續跟隨遊擊隊。我忘不了當時苦口婆心地相勸,說服他回家的往事。

    柳漢鍾依依難舍地下山回家了。

    解放初期,他領著自己的女兒來找我。和他共用重逢喜悅的往事,至今記憶猶新。他緊緊地握住我的手,流著淚激動地說,見到了健康的將軍,就是死也沒有遺憾了。我對他說,打敗了日寇,現在建國大業擺在我們面前,讓我們一起為建國事業做出貢獻吧。

    後來,柳漢鍾在平壤做革命者後援會工作,還任平壤學院軍醫。他的女兒當了北朝鮮臨時人民委員會秘書室打字員。他的兩個兒子都參加人民軍,戰時都壯烈地犧牲了。

    ……

    柳漢鍾雖然是一個平凡的醫生,但他的人格是崔南善、林水山和池甲龍無法與之相提並論的。他是一個心地純潔誠實的人。他的人格之所以高尚,是因為他具有高潔的良心。

    據我的經驗,容易背叛革命的人都是那些沒有信念,隨波逐流的人,愛鬧情緒的人,貪圖名利地位的人,意志薄弱的人以及一些投機分子和冒牌革命者。

    消極怠工的人,工作不認真負責的人,交給艱巨的任務就愁眉苦臉地提出種種條件的人,在人前滿口是漂亮的革命辭藻,在人後只顧中飽私囊的人,毫無顧忌地把別人的功勞竊為己有的人,愛吹牛說謊的人,一有機會也會擯棄紅旗投降敵人。

    這種人,不管十個還是百個,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喪盡天良。一個革命者喪失良心,還能有什麼呢?一無所有。信念、思想和道德情義也都隨之化為烏有。丟掉良心,人格也隨之喪失。

    要做革命者,首先就要做人。這意味著要做一個有良心的人,恪守道德情義的人。人只有具有良心,才能遵守道德,恪守情義。丟棄良心的人不可能具有道德、情義、忘我精神、正義感和誠實性。金正日同志說,對領袖的忠誠必須信念化、良心化、道德化、生活化。這是名言。

    只有永葆良心的人才能成為革命者;良心被玷污,信念也隨之被拋棄;良心出現裂痕,信念也隨之出現裂痕,喪失鬥志。

    正因為這樣,革命者一旦昧了良心,就不再是革命者,變成毫無作為的人。

    我們與昧著良心的人是不能走同一條道路,不能同吃一鍋飯的。這種人從擯棄良心的瞬間起就同床異夢,陽奉陰違。與這種人只能一刀兩斷,否則,必將大禍臨頭。

    ……

    昧良心背叛革命的人的下場,任何時候都是可悲的。歷史對這種叛徒是嚴懲不貸的。那些罪行較輕從寬處理的人,也都不敢抬起頭來望青天,直到死亡。

    對那些奮鬥到革命勝利的一天,永存革命良心和信念的堅貞不屈的戰士,人民向他們獻花,給他們戴上了桂冠。

    當年在八道溝當礦工的朴成哲,前來遊擊區要求參加遊擊隊時,林水山以沒有組織的介紹為由,讓他吃了閉門羹。可朴成哲最終參加了遊擊隊,他不怕艱苦,不怕犧牲,堅持革命鬥爭,凱旋祖國,如今擔任國家重要職務,矢志不渝地堅持革命工作。

    有一年,在行軍途中,指揮員批准朴成哲回家探親。那時,部隊正路過他的家鄉,使他更加想念離別多年的父母妻子。

    可是。他一回到家就碰到了為難的事。他的妻子一見到他,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背起孩子要跟他去參加遊擊隊。他怒斥說,你瘋啦?帶著孩子怎麼去參加遊擊隊?這不行!可是他的妻子卻緊緊抓住他的腰帶,說什麼也不放。

    他知道好言勸是不能奏效的,可是如果甩開她跑掉,她就會哭鬧。她一哭鬧,全村人都會知道,也會讓敵人知道這一家是遊擊隊員的家庭,那麼全家上下就會遇難。正當朴成哲不知所措,左右為難的時候,他母親勸導兒媳婦說,你這樣,就會讓孩子他爸遭殃。如果他不按時回到部隊,就會成為逃兵。這意味著做逆賊。難道你願意這樣?

    妻子無話可答,只是流淚,可是仍然緊緊抓住他的腰帶不肯放。

    母親瞅了一陣,厲聲呵斥兒子說,一個男子漢胸懷壯志出了門,就不該惦記家事,幹嗎半夜裏回來鬧出這個亂子?往後別再回來!要是祖國獨立以前你再回來,我要打斷你的腿!

    妻子這才放開了他的腰帶。

    朴成哲聽了母親的話,很受感動,馬上離開家回到了部隊。

    從文化程度來看,朴成哲的母親和妻子是比不上林水山的。但是,從對革命的觀點和立場來看,她們是林水山無可比擬的老師。朴成哲的妻子要帶著孩子參加遊擊隊,這個願望是多麼的難能可貴;他的母親嚴斥他祖國獨立以前再回家來就要打斷他的腿,這個心意又是多麼的聖潔、崇高啊!

    金益顯被授予朝鮮人民軍次師銜的那天,我不由得回想起了他年幼時到地陽溪臺地來央求參加遊擊隊的往事,想起了他斷然駁斥池甲龍的誘降,在返回司令部途中快要餓死時,用木炭在剝了皮的樹幹上寫下幾個字,躺在草叢中等死的往事。

    金益顯由於不怕艱難,不怕犧牲,才得以生存下來,成了為後世所知曉的人物。

    金益顯是優秀的隊員,千辛萬苦背著金益顯和金鳳祿回到司令部來的全文燮又是多麼剛毅、多麼重情義的革命戰土啊。背著兩個奄奄一息的戰友回到司令部時,他變成了淚人。他是不忍心看兩個戰友的慘狀才掉淚的。

    如果他是信念薄弱、不重情義、沒有良心的人,是會為了不再挨餓,撇開戰友逃跑的。只要下了山,不管什麼地方都可以走。既沒有鐵絲網,也沒有圍牆和監視所,沒有什麼阻攔他的。只要扔掉槍下山,在轉向書上畫個押,就能吃得飽,也能在暖烘烘的炕頭舒舒服服地睡大覺。

    但是,全文燮沒有走這條路,他輪流背著兩個戰友回到了司令部。他後來也矢志不渝地跟隨我們,始終如一地忠於革命。

    你們要培養大量像抗日老戰士那樣對革命忠貞不渝的信念的強者。只憑主觀願望是不能推動革命和社會主義事業前進的。只有具有堅定革命信念的人,才能保護自己,也才能捍衛社會主義。

    具有餓一百天也能堅持下去這種信念的人,為一日之光榮甘心忍受千日之苦的人,即使身處大海孤島有可能變做一抔泥土也深信革命組織一定會記住自己的人,為了恪守對培養自己的領導者和同志們的情義,毫不猶豫地犧牲自己,也不怕上絞首架的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成為勝利者。

    國家越困難,越要加強革命必定勝利、社會主義事業一定會取得成功的信念教育。我尊敬和喜歡信念堅強的人。

到上級


朝鮮迷工作室 站長 版權所有 説明 留言 友情連結 廣告
Copyright Help ©2001-2011 Webmaster All rights reserved. Guestbook

中越網 中日網 捉錯錄 張青山文集 淘寶網 學易網 數碼沖印

Google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