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革命的根苗 革命並不只意味著鬥爭。革命中既有鬥爭,也有生活。把鬥爭和生活融合為一,在鬥爭中創造美好的生活,以實現社會的進步與繁榮,這就是共產主義者所嚮往的革命。 抗日革命戰士們在人們難以想像的艱難困苦中,創造了只有共產主義者才能設想的崇高而美好的生活,在所到之處都建設起了道德情義的理想之鄉。他們在鬥爭中相愛、成家,抗日戰士的生活,既有詩、也有歌;既有眼淚,也有歡悅。 進入40年代,我國革命開闢了具有新的意義和內容的更加豐富多彩的發展道路。正在朝著抗日革命的最後勝利猛進的40年代,給了我們新的希望和喜悅的是,誕生了革命第二代。 金正日於1942年2月16日清晨在白頭山密營出生。 金正日的出生,對我們一家來說,是件天大的喜事。金正日他是槍炮呼嘯的激烈戰場上作為朝鮮的男兒出生的。我和金正淑以殷切的心情祝福了他的未來。 金正日出生的時候,我心裏想,若是我父母健在的話,他們該是多麼高興阿!肯定像我的祖父和祖母愛我一樣疼愛他的。老人說孫子孫女比兒女更可愛,可是金正日的祖父和祖母已經謝世了。雖然他的曾祖父和曾祖母還在世,但他們在遙遠的故鄉,連曾孫子出生的消息都無法及時得到。 我小時候受了長輩們的深切愛護。十多口人的大家庭,人人都對我關懷備至,說我是家門的支柱。鄉里的人們也十分愛護我。可能是由於獻身於獨立運動的人家的子孫,才對我更加體貼。 然而,金正日沒能得到這種愛護。他在人跡罕見的白頭山密營和遠東訓練基地度過了童年時期的大部分時光。我們在沒有地址、沒有門牌號碼的原木房和帳篷裏,有時以冰天雪地為家度過了青春時期。 金正日在穿著軍裝的人們中間度過了童年。他從我的戰友那裏收到了沒能從家庭長輩那裏收到的愛護。他是在遊擊隊員們比我更細心的愛護下成長的。 那時我的同志們都十分高興地說,白頭山又有一位將軍誕生了。金策常把童年的金正日叫做小將軍。 朝鮮人民革命軍指戰員看著我國革命的新一代在抗日的烈火中誕生,像白頭山的赤柏青松一樣茁壯成長,都對朝鮮革命的錦繡前程有了更堅定的信心,都鼓起千百倍的力量、勇氣與鬥志,為儘早迎來祖國的解放,更加頑強地進行鬥爭。 戰友們把金正日的出生當作大家共同的喜事,無微不至地關懷他。我從他們那種真誠的情義中深切地感受到他們對我們一家的愛護是代代相傳的真摯的愛。 我過去也說過,我一生生活在同志們的愛護中。我所以能夠至今身體健康,繼續領導革命和建設事業,完全是因為有著同志們和人民的幫助。 我十四歲離開了母親以後就一直生活在人民和同志們中間。無論是在抗日革命的日子裏,在建設新國家的日子裏,還是在祖國解放戰爭的日子裏,同志們都始終如一地真誠地幫助了我,保護了我。他們把自己的身軀當作盾牌為我擋住敵彈,為我遮住雨雪,驅除病魔。當我有心事時,也是同志們和人民給了我無窮的力量。 我精疲力竭,或有了痛苦的事,也先去找同志們和人民。只要在他們中間,就會湧出一股新的力量,黯淡的虔誠也豁然明朗,也就有了克服任何困難的信心。 現在我想對你們講些我在遠東訓練基地時發生的事情。 組建國際聯軍後我們集結在北野營的那年冬天,滿洲和遠東地區雪下得很多,使得山裏的野獸也闖到人家住地來覓食。積雪齊膝深,街上有一段時間連汽車也無法行使。 正當這時,去搞小分隊活動的金一,背著沉重的米袋子回基地來找金正淑。他對金正淑說,他考慮到這裏以麵包為主食的生活習慣,特意弄來了一些大米,決不要作為他用,一定要給司令官做大米飯。 金一為我背來米袋子,並不止一兩次。他自己頓頓吃整粒玉米飯,卻想方設法讓我吃上大米飯。 柳京守從後勤部領到一點大米就交給金正淑說,不要聲張,要給司令官做米飯。 我和戰友之間的革命同志友愛和共產主義道德情義,自從金正日出生以後,還表現在對金正淑和金正日的道德情義上。 金正日一出生,金正淑就把我和她的軍服拆下來給他改做了衣服。 在訓練基地的時候,情況也是一樣。 當時,蘇聯人也因為打仗,吃不飽。要少吃、少睡,穿戴要樸素,這就是他們的口號。繈褓、被子、帽子都無法置備,所以,女隊院門收集碎布片拼湊成小包被給他蓋。 直到祖國解放,金正日一直用著這條小包被。 戰友們眼看著司令官的兒子蓋著用碎布片拼湊成的小包被,心裏十分難過。這事一直掛在他們的心上,以至解放後林春秋到中國東北去工作,休假回國時買來五百條毛毯,作為禮物送給我和金正淑。我們把這些毛毯都送給了萬景台革命學院。 儘管生活十分困難,但朝鮮人民革命軍指戰員還是盡心盡意地照顧金正淑和金正日。 女隊員們特別辛苦。她們對金正淑照顧得無微不至。 金正日從小就很喜歡軍隊,憧憬軍人世界。因此,我的戰友們一見到金正日就給他戴上軍帽。有些同志在做敵後工作的時候,親手做了木制手槍,作為禮物送給金正日。 在遠東地區,與在白頭山密營時不同,我們家離部隊駐地很近,在訓練間隙和休息日就有很多指戰員到我家來,抱著金正日轉,教他學走步,教他搭馬肩兒,還教他唱歌。有時也把他帶到黑龍江邊,讓他看看在江面上駛行的機輪和飛過天空的候鳥群。 他生為遊擊隊的兒子,穿著浸透了硝煙味的衣服,吃軍隊飯,聽著衝鋒的口令成長,他的人生一開始就與眾不同。 金正日所以能夠從小就剛直不阿,有膽量有骨氣,固然也可以說是先天的,但更主要的是由於他從世界上正義感最強,信念最堅定的抗日戰士們那裏學到了鬥爭和生活的真理,心地光明、生氣勃勃地成長的緣故。 金正日與他小小年紀相比,在思想上早熟,我認為這也是由於他在遊擊隊的薰陶下成長的緣故。遊擊隊員高潔的情操,成為豐富的滋養注入了他的靈魂,他們像白頭山的峰巒一樣堅強的氣質,更加陶冶了他那男子漢性格。 幫助金正淑和金正日,男隊員也不比女隊員差。很多男隊員到我家來,裏裏外外從各方面努力幫助金正淑,減輕她的辛苦。 和白頭山密營一樣,遠東的訓練基地也沒有什麼可作滋養品的東西。那時人民都勒緊褲腰帶過苦日子的時候,想幫一把,也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 這時,林春秋和其他很多同志把自己分到的麵包每次都留下一點積攢起來送給金正淑。為了支援蘇德前線,人人都餓肚子,可是他們每天積攢麵包送來。 金正淑把戰友們送來的麵包只留下一點,其餘的就存起來再還給他們。 有一次林春秋帶著無線電收發報機到滿洲去搞小分隊活動。他用無線電同司令部聯繫,搞了幾個月政治工作。他出色地完成任務後回基地時,從敵佔區帶來了幾十個雞蛋。他搞小分隊活動的地點離我們的訓練基地很遠,路又不是平坦的大路,而是敵人刀槍如林的危險地段。他背著無線電發報機,還提著一包雞蛋,要通過空著身子都很難走的險惡地段,該是多麼吃力啊! 林春秋帶著那雞蛋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時候,我為他對金正淑和金正日的一片至誠深受感動。 林春秋和金正淑有著師生情誼。金正淑在符岩洞上夜校的時候,林春秋和郭池山一起當她的老師。 林春秋給了那些因病受苦的人很多醫療幫助。金正淑的家屬也受過他的治療。有一次,金正淑生了病,也是林春秋治好的。 林春秋不僅在國際聯軍時期,而且一生都為我,為金正淑和金正日費盡了心思。 祖國解放後,林春秋為尋找金正淑的家屬親戚,做了很大努力。 他以向後代人宣傳和介紹金正淑、金哲柱、金基松的生平和業績為己任,多年來努力搜集史料,寫了很多部關於他們的書。 林春秋手持武器同敵人作戰,又用知識輔佐了我們的知識份子的典型代表。他以淵博的知識,從抗日武裝鬥爭初期起就進行了史實記錄和著述活動。 可以說,林春秋是從他記錄我在延吉縣朝陽川對黨及共青幹部所作的談話開始,邁出了作為歷史學家的第一步的。從那以後,他作為朝鮮人民革命軍隨軍史學家,參加了南湖頭會議、南牌子會議、小哈爾巴嶺會議等各個主要會議,忠實地作了會議記錄。 林春秋還向共產國際的出版物投了好幾篇文章。 有一年,《太平洋》雜誌刊登過這家雜誌特派員和林春秋的會見記。我看了這篇會見記,得知林春秋向特派員談了很多讚揚我們部隊的話。 他說,朝鮮人民革命軍在戰鬥前制定好作戰計畫,運用神妙的戰術,行動迅速準確、勇敢,所以從沒有打過敗仗。還說,我們的隊伍自主性強,文明,又充滿樂觀精神。 雜誌特派員在那篇會見記裏還談到,林春秋為這家雜誌寫過介紹朝鮮人民革命軍的赫赫戰果和兒童團員金今順壯烈犧牲的文章。 林春秋常對戰友們說,辦好隊內刊物、寫送交共產國際的報告與文件、綜合革命軍的戰果材料,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把金司令從事朝鮮共產主義運動和我國民族解放運動的鬥爭史系統地記錄下來。我雖然筆鋒鈍拙,知識淺薄,但願意把金日成同志的專輯寫出來使之永世相傳。 我們遊擊隊指戰員手持兵器為革命事業做出貢獻的人很多,可是像林春秋那樣以堅定的信念自動寫下遊擊隊的革命鬥爭史實留給後世的人卻是很少的。 林春秋是長期從事黨務工作的老練的政治幹部。但是我們更推崇作為作家、歷史學家的林春秋。這是因為他在纂修我們革命史方面所做的工作是任何東西都不能替代的傳世業績。林春秋以豐富的史料綜合地系統地並且深入地考證和敘述了我們的革命歷史。 他所以能夠對抗日武裝鬥爭歷史進行深入細緻的考證,是因為他當時從不間斷的寫了日記。 如果沒有林春秋那樣的作家、歷史學家把抗日武裝鬥爭時期的史料整理好,那麼,我們的革命史中有許多史實就會被埋沒,見不到天日了。 林春秋不僅在纂修我們的革命史方面,而且在宣傳介紹我們的革命史方面也起了很大的作用。解放初期,他在平安南道黨委會從事黨務工作,對趙基天、鄭寬澈等文化界人士講了普天堡戰鬥等許多我們遊擊隊的鬥爭史實。 林春秋編寫了以革命傳統為主要內容的書和許多回憶錄,為豐富我們黨史文庫做出了貢獻。 只要是維護和發揚光大領袖的革命思想和革命歷史以及我們党革命傳統的事,他排除一切障礙,堅決做到底。 國際聯軍時期,林春秋曾拿我的論文《朝鮮共產主義者的任務》作過政治講演。當時外國的一些指揮員表示疑慮說,要不要把我的論文當教材,還需要考慮。 林春秋斷然地說,我們很早就擁戴金日成司令官為朝鮮民族的領導者和領袖,我們拿自己領袖的著作講課,你們幹嗎要說三道四。他就這樣堅持用我的論文進行講課。 林春秋為我的健康,也操了很多心。 他當團黨委書記的時候,有一次通知我一項會議的決定說,大家決定不准我背背囊。 我對他說,你是老革命,怎能開會討論這樣的問題? 他說,這是黨員們的要求,人們看到司令官背著背囊行軍,就責備我們,這是群眾的意見,應該接受。 林春秋對金正日的領導也是竭誠擁護的,就像為我獻身服務一樣。 他是怎樣才成為如此由衷地敬慕自己的領袖和領導者,忠實于領袖的領導的革命家呢?那是因為他同金赫、車光秀、金策一樣認清了宗派的危害性,通過親身體驗比誰都透徹地明白了領袖的可貴。 金正日十分尊敬林春秋,推崇他是第一代革命人,對他的愛護和關懷是無微不至的。 林春秋在任駐外大使時為堅持原則,同那個國家的當權者大吵一場後回到了祖國。這時黨內的宗派事大主義者說他違反了外交慣例,吵著要給他黨紀處分。 但是,金正日說,林春秋同現代修正主義者鬥得很好,顯示了朝鮮人的氣概,還把在我家院子裏收的桃送給他作禮物。 林春秋不僅對自從革命鬥爭的初期就開始並肩戰鬥的許多革命烈士的鬥爭事蹟進行考證,使之成為我們党的歷史財富,而且在任駐外使節期間還完成了具有國寶價值的書《回憶抗日武裝鬥爭時期》的編寫工作,從而把抗日武裝鬥爭史規定為我的鬥爭史、朝鮮人民革命軍的鬥爭史,並綜合地加以體系化。對他的這一功績和辛勞,金正日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林春秋在著述活動中得到了金正日的很多指導和幫助。在這過程中,林春秋為金正日的人格美所傾倒,拜他為導師和領導者,跟隨他,敬仰他。 從那時起,林春秋把工作和生活中的一切問題都報告金正日,遵照他的指導去行動,在所到之處都宣傳介紹他的偉大,為此作講演,著書立說。 60年代後半期,當林春秋專心從事著述活動的時候,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革命事業的繼承問題,特別是接班人問題,成了時代的要求、議論的焦點。 選好接班人,是關係到革命和建設、國家和人民的未來命運的根本問題。因為沒有選好接班人,而葬送了革命,致使國家淪亡的事例,不是很多嗎。 十月革命後,蘇聯人民在短時間內把國家建設成了世界強國,其根本因素是列寧選好了接班人。列寧的忠實學生和戰友史達林終生忠於自己領袖的事業。 列寧逝世後,史達林在列寧的靈柩前立下了六條誓言。他在領導革命和建設的過程中把這些誓言都付諸於實踐。 德國軍隊攻到莫斯科近郊的時候,史達林把其他政治局委員和幹部都送到疏散地去,自己卻仍坐鎮克里姆林宮指揮作戰。 史達林在世時,蘇聯萬事亨通。然而,自從赫魯雪夫執政後,就開始變天了。從那時起,在蘇聯黨內現代修正主義抬起了頭,蘇聯人的思想就開始變質了。 赫魯雪夫把領袖培養了自己的恩情忘得一乾二淨,搬用個人迷信來詆毀史達林,把忠於史達林的老革命家全都趕出了政治局,甚至開除了他們的黨籍。 有一次,林春秋在莫斯科的紅場參謁列寧陵墓時偶然遇見了被革職的莫洛托夫。 莫洛托夫對林春秋說,鑒於蘇聯黨的前車之履,你們決不要搞修正主義,要忠實地繼承自己領袖的思想和業績。 林春秋說,那時他清楚地認識到,解決不好接班人問題,就會毀掉黨和革命。 歷史的沉痛教訓證明,接班人的主要標誌,可以說是對領袖和領袖事業的忠誠和道德情義。對領袖的忠誠,離開了道德情義是不可設想的。 對領袖的忠誠和道德情義,這是接班人應具有的首要標誌。 同時,要具備高度的才智和領導作風。只有這樣的實幹家才能按照領袖的思想和意圖發展領袖開創的革命事業。 金正日在確立領袖的思想體系和領導體系方面所表現的非凡才能和革命原則性,他在擁護和實現領袖的路線和構想方面所表現的不屈的意志、精力以及高潔的忠誠和孝心,使我國人民驚歎不已,並深深地認識到只有金正日才是能夠按照領袖的思想和意圖接代領導並完成主體革命事業的領導者。 我國人民很早以來就一直尊敬和擁護金正日。 在擁戴金正日方面,過去和現在都由抗日革命戰士們起著帶頭作用。 抗日革命戰士之所以推戴金正日為領袖的唯一接班人,是因為他們有這樣的堅定信念:只有他領導党、國家和軍隊,民族的未來才有保證,才能毫無偏差地接代繼承和發展在白頭山開創的主體革命事業。抗日革命戰士們擁戴他為領袖的接班人,就意味著軍隊擁戴他為民族的領袖。 和金一、崔賢、吳振宇一樣,林春秋在擁戴金正日為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方面起到了先驅作用。 抗日革命戰士們之所以一定要推戴金正日為我的接班人,首先是因為他們為他的人格美心悅誠服。 金一常說,世界上沒有一個像金正日那樣對領袖盡忠盡孝的忠臣;林春秋說,沒有人像金正日那樣尊敬革命前輩,堅決擁護革命傳統,沒有一個像金正日那樣為的思想的大師、領導的大師;吳振宇說,沒有一個像金正日那樣具備了無比的膽識和非凡的智略統帥。崔賢和李宗山常常說,像金正日那樣富於人情味的人是少有的。 在輔佐我,輔佐金正淑和金正日方面,李乙雪也是老資格。 解放後,他作副官的時候,每天大清早起來,巡視警衛狀態,然後就在我家廚房和金正日一起吃飯,那情景至今歷歷在目。李乙雪和年幼的金正日的關係是如此親密。 每當我去進行現場指導時,李乙雪總是讓金正日坐在他身旁。他十分理解金正日,照顧得十分精心周到。 我至今忘不了戰爭時期在新義州同金正日相見的事。他是在疏散地住了好久才回到我身邊的。他去疏散地的時候,對跟著我的副官長李乙雪說,要代替母親好好照顧將軍。他的話語至今還縈繞在我的耳邊。 金正日為什麼至今信任和感激李乙雪呢,那時因為他母親逝世後,李乙雪作為副官長體貼入微地照顧了他。 金正日是應受到父母愛撫的年紀失去了母親。加上又發生了戰爭,因此他和妹妹同我分離了一段時間。戰爭結束後,我又為恢復經濟,東奔西走,無暇照料他們兄妹。金正日懷念著去世的母親,寂寞地度過童年的時候,就是李乙雪這樣的老戰友代替他的父母和親屬以親骨肉之情細心照料了他。 我舉個例子說明一下李乙雪是怎樣真心愛護和照料童年時期的金正日的。 1953年夏,我率領我國黨政代表團訪問蘇聯。當我們結束訪問離開莫斯科的時候,蘇聯方面設宴歡送我們,宴席上西瓜味道獨特。 宴會結束後我回到賓館,正在包一個紙箱的李乙雪一見到我,顯得非常驚惶。我問他紙箱裏是什麼東西,他支吾了一會兒說,想起了您的子女,弄了個西瓜。 紙箱裏的西瓜有水罐那麼大。 金正日拿到那顆西瓜非常高興。他說,我國人民在戰爭中受盡了苦難,能讓他們吃到這樣西瓜該多好,把瓜子留下來,咱們也種這種西瓜吧! 李乙雪用那天和金正日一起留下的西瓜種子,從第二年開始在我家的庭院種西瓜。從此,這種西瓜就繁殖開了。 李乙雪幼年離開雙親,一直生活在我身邊。他作為警衛員服務了幾十年,同帝國主義者、大國主義者、反動派和宗派分子作鬥爭,嘗盡了酸甜苦辣,飽經了風霜。在這過程中,他成長為一個剛烈的鐵漢。 哈巴羅夫斯克會議結束後,我馬上把樸永純和李乙雪送進在伏羅希洛夫無線電講習所,指示他們學習一結束徑直回到部隊來。 我率領小分隊在白頭山東北部和國內進行活動的時候,李乙雪結束了無線電學習,準備回部隊。總結無線電講習時,李乙雪受到了表揚。當天,有個蘇聯高級幹部叫他準備到朝鮮去,說這是共產國際的要求。李乙雪聽了,一時目瞪口呆,愣住了。 那個蘇軍幹部說,這是因為信得過呢,我們在戰略上重視的城津是你的故鄉,你要到那裏去潛伏下來,用無線電向我們報告敵人的動向。 李乙雪拒絕說,我也很想到家鄉去工作,但希望你諒解,我們的司令官命令我講習結束後徑直回部隊作無線電教官,所以我要回我的部隊去。 第二天,那個蘇聯人又來說服他說,他們將事後請示金日成同志批准,叫他先到朝鮮去。看來,他們是借共產國際的名義想制服李乙雪。 李乙雪頂他說,我在執行司令官的命令之前哪兒也不能去。過去,我們由於沒有一個掌握了無線電技術的報務員,流了多少鮮血,你們可能不知道。為了不再受到這種損失,我必須遵照司令官同志的命令儘快回到部隊去。 當時,我們暫駐遠東地區,還沒有國際聯軍,沒有統一的指揮體系。因此,朝鮮人民革命軍和東北抗日聯軍各自獨立按獨立的指揮體系和秩序生活。 在這種情況下,蘇聯軍事幹部事先不和我們商量就要派李乙雪去作別的工組,顯然是無理的。 李乙雪表明在執行司令官的命令之前不能接受其他任何任務,這表現了他對我們的絕對忠誠。 李乙雪從少年連隊時起直至現在,一生從事保衛我的工作,從未違背過我的意思,在執行任務中從未懈怠過。他一心一意時時刻刻為自己的領袖著想,為領袖的健康和安全獻出了自己的一切。 1939年,我在烏口江釣魚的時候,在我身後架起機槍保護我的也是警衛隊員李乙雪。 李乙雪在解放後也忠實地保衛我。 祖國解放戰爭時期,最高司令部周圍有不少反革命分子,直接關係到祖國命運的絕密資料通過樸憲永和李成燁不斷傳到美國人那裏去。 1952年夏,李成燁只是走卒用無線電引來幾十架美國飛機,轟炸最高司令部所在的幹芝裏山溝。敵機把最高司令部駐地一帶都給炸翻了。 最高司令部建築旁邊還投下了一顆很大的定時炸彈,那顆定時炸彈離我住的房子很近。 那時,李乙雪召開緊急會議,號召副官和警衛隊員開展決死戰,把黨員證交給組織,用木杠抬著定時炸彈扔到山谷去了。 以這次事件為契機,李乙雪捕獲了潛伏在最高司令部周邊的所有破壞分子和反動分子。 李乙雪對反黨反革命宗派分子也進行了堅決的鬥爭。 1956年我訪問蘇聯等一些歐洲社會主義國家回國後,有一天,副官李乙雪說,現在崔昌益、樸昌玉等人在背後鬼鬼祟祟的,有些不正常,需要對他們特別注意,並一個個地揭露了他們那的所作所為。 南日也給我打電話說,崔昌益和樸昌玉的形跡可疑。 李乙雪同金昌鳳的軍閥官僚主義也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 李乙雪就像為我獻出了一切一樣,對金正日也是竭誠擁護的。 李乙雪和樸永純來到南野營培養了很多報務員。 後來,李乙雪多次在將開展解放祖國的最後決戰的重要作戰地點和部署著日軍主要力量的戰略要衝,進行了小分隊活動。 他還作為小分隊成員帶著無線電發報機在汪清縣老黑山一帶進行過偵察活動。 當時,我們收到了這樣的情報:敵人在老黑山一帶修了個大飛機場,集結了數百架飛機、數百門大炮和數百輛汽車。然而,我們無法核實,作戰準備遇到了很大困難。蘇聯人也為無從弄清這則情報是否準確而十分焦急。所以,向老黑山派去了小分隊。小分隊成員大膽地潛入敵人的機場,弄清了那裏的新飛機、新汽車及其周邊的新型大炮都是假的,是用木頭做的。 李乙雪偵察一結束就用無線電向我回報了偵察結果。 現在,很多人說,我們出色地解決了領導的繼承問題。我願意說,在解決領導的繼承問題方面,抗日革命戰士們起到了巨大作用。在金正日小時候,是抗日革命戰士們給他穿的、戴的、吃的,還教會了他走路。從那時起,在金正日的心田裏就萌生了對抗日革命戰士的信任和尊敬;在抗日革命戰士的心裏就產生了對金正日的信任和親密的感情。對金正日在思想精神上的成長和高尚的情操和陶冶,起了最主動、最積極作用的,就是抗日革命戰士。 金正日的必勝信念、堅強意志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可以說是他在同抗日革命戰士們親密相處的過程中更加豐富、更加堅定了。 抗日革命戰士們在同金正日的接觸中,學到了他對領袖的無限忠誠和道德情義,對人民的熱愛和忘我服務的精神,以及遵照領袖的思想和意圖接代完成先烈開創的革命事業的不屈意志和信念;一致認為只有金正日才是唯一能夠認真負責地、出色地開拓祖國和民族的未來命運的領導者。 說金正日是白頭山的兒子,這意味著他是抗日革命的產兒,是民族的兒子。他是在抗日革命戰士們的懷抱裏邁出了人生的第一步,在他們的懷抱裏升起的我國革命的嚮導星,是朝鮮的兒子。 抗日革命戰士們不僅在推戴金正日為我們事業的接班人方面,而且在建立他的領導體系方面也都起了先驅作用。 推戴了接班人,並不意味著萬事如意,一帆風順。因此,我一見到抗日革命之士們,就號召他們說,我們要多活幾年,多幫助金正日。 在繼承並完成領袖的事業方面,再一個重要的是,要培養出竭誠擁護接班人的領導的骨幹和後備隊,就既不能很好地建立接班人的領導體系,也不能貫徹接班人的路線和方針。 解放後,我們靠在白頭山打過仗的骨幹分子發展了革命。今天,我們擁有由黨員、軍人和青年組成的千百萬人的骨幹隊伍。有了領導者,有了骨幹分子,就沒有什麼可怕的了。金正日領導的朝鮮革命的未來,就像那萬里晴空一樣明亮、遠大。 金正日出生的地方,叫小白水溝。小白水溝是只有在我國高山地區才能看到的無與倫比的勝境。80年代我們發掘這所密營之前,小白水溝還是人跡罕至的千古密林。 這地方是連不大懂軍事的人也會說是天險要塞或金城湯池的處所。作為朝鮮人民革命軍司令部的所在地是寶地。 正日峰的原名是將帥峰,為了將金正日的業績永世傳頌,把將帥峰命名為正日峰了。現在我國人民還譜寫歌曲來向全世界誇耀正日峰。 把金正日培育成民族的領導者的是白頭山。白頭山的戰士們把他推舉為嚮導星,白頭山的正氣培育出了他的氣概。 因為金正日是在抗日革命的烈火中成長起來的民族領袖,所以我國革命的基礎才非常堅實。他是受到萬眾支持和愛戴的人民領導者。 金正日生為遊擊隊的兒子,在軍隊和人民絕對的擁護和信任中成為領袖的接班人,成為民族的領導者,他的事業必將一如既往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