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微博 日誌 目錄 飲食 男女 旅遊 影音 集郵 電臺 KPEA 經濟 軍事 民族 歷史 語言 漢字 文學 美術 醫學 輿論 品網 交友 聊天 商城 書店 搜索 來稿 短信 論壇 影集 简体 조선어 日本語 English Español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郵箱 鏡像 NNTP FTP eD2k |
目錄
後記 王震 有位著名學者曾言:“為人作年譜難,為藝術家作年譜尤難。”我曾為徐悲鴻、張大千作過年譜,今又為汪氏夫婦作年譜,對此頗有體會。 作年譜所以難,主要難於系統的掌握譜主一生的資料。對於搜集資料之難,美術史論家王觀泉教授曾說:“資料開掘不比開礦挖掘探埋千丈的煤來得容易些。”對於探礦開礦之難,大家較為理解。如說查清一位元藝術家的資料比探礦開礦還難,或許大家難以接受,但事實如此。 就以汪先生而言,他在世90年,少年時期生活在杭州,青年時期至滬,後留學日本6年,游歐2年,老年旅美30年和居台3年。他的藝術活動遍曆世界,其創作之勤,作品之多,流傳之廣,影響之大,很難查清。特別是中經8年的抗日戰爭,使新華藝專的資料化為灰燼。10年的“文革”又使汪先生1968年以前20年間的書信及半個世紀所收藏的文字資料毀於一旦。這都為研究汪先生造成極大困難。 我于60年代初,開始注意搜集汪先生的資料,即使在那個十年動亂年代也未終止。後雖出版了《汪亞塵藝術文集》和《汪亞塵的藝術世界》兩書。但那時所注意的資料,僅限於大塊文章。因我國近現代以來的報刊書籍浩如煙海,我在大海撈針中,雖撈到一批汪先生的資料,但離有關汪先生的全部資料還相差很遠。特別是汪先生在海外的資料幾乎還是空白,有待另行發掘。 我在編輯《汪亞塵的藝術世界》一書的同時,曾編輯成約5萬字的《汪亞塵年譜》,擬編入《世界》一書,後因篇幅所限,1994年秋又將該譜抽掉。當時一方面覺得可惜,又覺得還有些資料可利用。經征得榮老的同意與支持,開始編著本譜。 本譜之編著,是為了記述汪先生與榮女士的生平事績,特別是要記錄與介紹譜主的藝術道路、藝術成就及其對國家的貢獻。凡與此有關之人與事及一切文字資料,皆屬取材之範圍。所用資料均忠實於原件,只對少數古字異體字,改為通行的字體。原無標點者,略加標點。原件字跡無法辨認者,以□表示。 所用譜主的文字著作,一般採用節錄方式。對於《汪亞塵藝術文集》和《汪亞塵的藝術世界》兩書未收者,則全文編入,以保存史料。所引用資料,一般均注明出處。也有些資料當初摘錄時未注明出處。後亦來不及加注,又為節約版面,減輕讀者負擔,對於獨佔一行的加注,最後也刪掉不少。初編時,每年還有幾條時代背景及幾條全國美術大事記,由於同樣原因,最後也統統刪去。 因本譜所用資料跨越百年,工作量特大,又要趕在1997年春榮老百歲前出版,對有些資料未能細查或走訪,所用資料也定有取捨不當之處,敬請指謬,容後訂正。
1996年8月於 |
Copyright Help ©2001-2011 Webmaster All rights reserved. Guestbook
中越網 中日網 捉錯錄 張青山文集 淘寶網 學易網 數碼沖印 |